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圣明天子之一。他以贞观之治为基石,带领大唐走向空前的繁荣,文治武功皆有口皆碑。对待那些立国有功的将臣,他并非如汉高祖那般大肆清除,但其性格中的多疑与轻信并存,曾因一则毫无根据的预言而处死过一位重要将领。
贞观末年,天象出现异动,太白星常在白日显现。按星象学的说法,这颗星象征杀伐,是极凶之兆。李世民命太史官请卜问吉凶,太史官随后上奏“女主昌”,意指女人登基之象。与此同时,民间还流传着另一则传闻:若历史再走三世,武氏后裔有女子当政的传说。因此,李世民对此类预言愈发谨慎,心中产生了深深的顾忌。
某次宫中设宴为多方欢庆,李世民为了活跃气氛,命群臣在酒令环节中各报自家小名。轮到李君羡时,他自报“小名”为“五娘子”。这位李君羡身材健壮,气概不凡,留着浓密的胡须,浑身展现出一名铁血汉将的风范。李世民听罢忍俊不禁,大笑道:“世间哪来你这般强健的姑娘?”众臣闻言也纷纷哄笑起来。
笑声尚未散去,李世民忽然又忆起“女主昌”的预言,心中的疑虑再度上升。所谓“女主”不一定真是女子,李君羡此时任左武卫将军,封地在武连县,出生于唐武定之乡,常驻在玄武门附近,勇猛而睿智,深得群臣的拥戴与信任。若“唐三世之后,武氏有天下”之说确有应验之人,他是否就是那人?李世民的怀疑越发深重。
展开剩余58%不久之后,李世民便将李君羡降职为华州刺史。到华州后,李君羡结识了道人道信,道信自称虔奉佛法,甚至声称能“吃喝不 Demand ”的神异之术。御史借此抓住把柄弹劾他与妖人勾结、图谋不轨。李世民对案情并未细究便下诏,宣布“君羡坐诛,籍没其家”,将他置于极刑的边缘。
其实,李君羡最初是李密的部下,后来转投王世充部下,但厌恶王世充的为人,遂率部投奔李渊,被李渊封为上轻车都尉。此后他追随秦王李世民逐鹿中原,战功累累,屡次得到李世民的赏赐与信任,声名日盛。
武德三年,李君羡随李世民在介休之地协同作战,击破宋金刚,因功升任骠骑将军。武德四年,改任马军副总管,参与征讨王世充,屡次大败王世充之子王玄应的运粮部队,俘获其军队,随后又随军击破窦建德、刘黑闼,战功赫赫,名声在外。
李世民登基后,李君羡被任命为左卫府中郎将。贞观初年,突厥风云再起,洛阳与长安之间的泾阳一带传来骤变,京师震动。李君羡与尉迟敬德奉命迎敌,凭借勇毅和周密部署,解除长安附近的险情。李世民对他赞誉有加,常以“君羡如此勇猛,强虏何足忧虑”来称道他的功绩。
贞观八年,李君羡随段志玄讨伐吐谷浑,至青海以南的悬水镇与大坡一带,吐谷浑军队被击溃,牛羊两万余头运回朝廷。作战之中,他多次单骑出列,冲锋陷阵,身先士卒;但在战场之外,他却是一个书卷气十足的学者,常常手不释卷,沉浸在典籍与礼乐之中。
然而,就在这样一位威名赫赫的大将身上,李世民的猜疑最终让他蒙受不白之冤。直至武则天天授二年,李君羡的家属向武则天申冤,请求平反。武则天最终下诏,为李君羡平反,恢复官爵,并以礼制为其改葬,冤情得以昭雪,后人方知此人确有其人、其功与其忠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石策略,实盘配资门户,正规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